2002年華中師大實驗心理學初試試題
查看(924) 回復(0) |
|
smallbs
|
發表于 2010-10-04 14:43
樓主
招生專業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考試科目 實驗心理學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8分) 1、操作性定義2、現場研究3、ROC曲線4、深度視銳5、詞干補筆6、ABA設計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1、簡述心理學實驗中對額外變量的控制方法。 2、相比于單因素實驗設計,多因素實驗設計有哪些優點? 3、評價法中,低判斷標準下的擊中率與虛報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4、試述紅色護目鏡的原理。 5、某實驗研究中有4個自變量,A、B和C都是兩個水平,D是三個水平。其中D采用組間設計方案,其它變量都采用組內設計方案。每個實驗單元內打算安排5個被試。請給出具體的實驗設計方案。 三、實驗分析題(共52分) 1、某項研究探討咨詢與輔導是否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隨機選取18名學生,進行10周的咨詢和輔導。輔導前后分別用有關量表進行評價,得到前后測的分數。試問: a、該研究設計有無問題,為什么?能否提出一個改進的方案? b、對實驗結果應如何進行統計分析?(8分) 2、下面是某實驗研究的設計方案圖示: 被試 實驗處理 S1-S10 先A1B2后A2B2 S11-S20 先A1B1后A2B1 S21-S30 先A1B3后A2B3 S表示被試(subject),A、B表示自變量 其中被試都是隨機選取和分組的,請問: a、該實驗設計的類型? b、該實驗設計方案有何缺陷,應該如何彌補?(8分) 3、下圖是某實驗的結果 假定每個點都表示該條件下的總體平均數,請對下列效應做出分析: a、A、B的主效應 b、A、B和C的三向交互效應 c、A在b2c3上的簡單效應 d、A和B的交互效應(10分) 4、下圖是心理治療專家對某兒童進行治療和實驗的結果。(圖略) 請回答下列問題: a、該治療實驗研究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是什么?自變量包含哪些水平? b、實驗研究的設計類型?它有何特點? c、實驗各個階段都有何作用? d、試對實驗結果做出分析。(12分) 5、Cooper&Shepard(1973)的字符心理旋轉實驗。基本過程是:用速示器將字符的某一樣本呈現給被試,被試每次的任務是判定該字符是正的還是反的,而不關其具體的方位如何。被試按鍵做反應,記錄其反應時。下面是實驗條件和結果。(圖略) 請回答下列問題: a、實驗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是什么?自變量有哪些水平? b、該實驗設計的類型?應該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c、試對該實驗結果做出分析和解釋。 d、結合該實驗研究,說明減法反應時方法的邏輯。(14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