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考研經典例題回顧:韋納的歸因理論的基本觀點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
查看(1869) 回復(0)
香爾滾姐姐
  • 積分:4722
  • 注冊于:2014-05-23
發表于 2014-09-11 21:52
樓主

參考答案:韋納歸因理論的基本觀點:

1)人們所有的歸因要素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原因源(即內外型)、穩定性和可控性。原因源維度指的是造成事實的原因屬于個體內部還是外部的因素;穩定性的維度指的是作為行為原因的內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可控性維度指的是行為歸因能否為行動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駕御。

2)韋納通過研究發現,盡管人們會將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成敗歸因于各種各樣的原

因,但最主要歸因于以下四個方面:能力——穩定、內部而不可控的要素;努力——不穩定、內部而可控的要素;任務難度——穩定、外部而不可控的要素;運氣——不穩定、外部而不可控的要素。

韋納歸因理論對教育的實踐意義表現為:

1)根據學生的歸因可預測未來的學習動機。通過韋納的歸因模式,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自己學習成敗的歸因傾向,更可以預測到他以后的學習動機。比如:兩名在考試中獲得了同樣好分數的學生,如果前者把自己的成功歸因于努力,后者把自己的成功歸因于運氣,我們可以很容易的預測到前者將會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因為他把成功歸因于努力—— 一個內部而可控的因素。他認為學習是一件自己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事情,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再度獲勝。而后者將成功歸因于運氣——一個外部而不可控的因素,個人對此無能為力,下一次的成功只有聽天由命。

2)學生的自我歸因未必正確。人們有時對自己的能力與周圍環境并不十分了解,難免在成敗歸因時,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做出不正確的歸因。因此,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成功和失敗,不屈服于外界環境的影響,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系統。

3)教師的反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韋納發現,在師生交互作用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學業成敗的歸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試分數的高低為基礎,而是受到教師對其成績做出的反饋的影響。因此,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反饋中給與的鼓勵、支持、指導,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條件。

4)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努力歸因”,一個內部但可變的歸因。最重要的做法是在鼓勵和表揚時,強調他們的成功來自于勤奮,而不是表揚他們天生聰明;在批評孩子時,強調它們的失敗是因為用心不過,不夠努力,而不指責他們腦子笨。這樣,不但給孩子成功的自信,在成功時看到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而且在失敗時也能反省自己,預期到下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歡迎補充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在中國9月10日是什么節?(答案為兩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