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生物類導師簡介及聯系方式
查看(4060) 回復(0) |
|
lyh2006
|
發表于 2010-08-28 00:03
樓主
陳放 宋旭 鄒方東 岳碧松 何興金 辜彬 郭聰
岳碧松 電 話 (Phone): 028-85412057 028-85412488 Email:bsyue@scu.edu.cn bsyue@yahoo.com 宋昭彬 (博士、副教授)電話: 028 85412488(W) Email:zbsong343@sohu.com zbsong@scu.edu.cn 艾應偉 (博士、副教授)Email:aiyw99@sohu.com 李紹才 電話 TEL:028-85410363 傳真 FAX:028—85411088 手機 PHO:13908019263 郭聰13568880620 冉江洪 (副教授/博士) 辜彬 (博士, 教授) 岳碧松 Bisong Yue 動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PhD and Professor 職務: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四川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四川動物》雜志主編 電 話 (Phone): 028-85412057 028-85412488 Email:bsyue@scu.edu.cn bsyue@yahoo.com 簡歷 (Experiences): 1978.3--1985.4: 在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 BS and MS in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85.5--1988.8: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工作 Research Entomologist i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88.9--1991.10: 在西南農業大學攻讀昆蟲生態學博士學位 Ph.D in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2.1--1995.3: 在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作博士后研究 1995.5--1998.4: 在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動物學教授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1998.5--1999.4: 在Texas A&M University (USA) 訪問研修 1999.5--2001.4: 在Kansas State University (USA)訪問研修 2001.4--2006.8: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2006.8—2007.1: 在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合作研究 2007.8--2007.9: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 2. 研究方向(Research areas): 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 保護遺傳學(Conservation Genetics); 昆蟲學(Entomology) ------------------------------------------------------------------------------- 3. 課程教學(Teachings): 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 生命科學概論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y) 昆蟲學 (Entomology) -------------------------------------------------------------------------------- 4. 科研項目(Research projects): 中國-喜馬拉雅地區生物多樣性演變和保護研究--物種瀕危機制與保護對策,973計劃(2007CB411605,參加) 林麝微衛星遺傳標記篩選及遺傳多樣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林麝繁育生物學研究, 科技部重大基礎項目前期研究專項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研究, 香港大熊貓保育協會 西南山地雉類監測方法研究, CEPF 和 WPA(世界雉類協會) 松潘龍滴水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大熊貓干擾素基因克隆表達與應用, 大熊貓繁育基金會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of Red Panda, Chester Zoo Studie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South China Tiger, Chester Zoo 宋昭彬 (博士、副教授 電話: 028 85412488(W) Email: zbsong343@sohu.com zbsong@scu.edu.cn 簡歷: 1990-1994 西南師范大學 大學本科 1994-1997 西南師范大學 碩士研究生 1997-2000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2000-2002 寧波大學 2002-至今 四川大學 2005-2007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 研究方向: 魚類生態學、魚類行為學及保護生物學 -------------------------------------------------------------------------------- 研究內容: 魚類耳石微結構研究 魚類保護遺傳學研究 四川魚類資源研究 水利工程對魚類資源及多樣性影響研究 高原鰍屬魚類系統分類整理 -------------------------------------------------------------------------------- 從事科研項目: 青衣江珍稀特有魚類資源及保護研究,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2008-2010 巖原鯉遺傳多樣性及種群遺傳結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2009 胭脂魚耳石微結構及其生態學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4-2006 珍稀魚類早期魚苗大規模標記方法的研究,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項目,2005-2006 四川珍稀魚類遺傳多樣性研究,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項目,2003-2004 山區河流水電站梯級開發對魚類多樣性的影響及對策——以寶興東河和西河為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物種保護項目 2005-2006 大渡河干流水電站梯級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四川大學軟科學研究項目,2006 胭脂魚耳石日輪及大規模標記研究,四川大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03-2004 從事教學工作: 動物生物學、生命科學概論、生物學實驗技術 本科生 動物分類學、動物行為學 研究生 艾應偉 (博士、副教授)Email:aiyw99@sohu.com 1992年在北京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2003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農學博士學位。曾在基層從事7年農業技術推廣工作。1992年以來,先后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四川大學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從事土壤生態、新型肥料研制、園林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研究內容: 城市化和工業活動影響條件下的土壤發生特性; 有機微量元素肥料及植物生長調節劑開發; 土壤培肥與施肥技術; 農田養分循環; 土壤污染與環境保護; 巖土工程建設中的植被-土壤互作體系。 -------------------------------------------------------------------------------- 從事科研項目: 主持、參加完成了10余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 作為項目負責人現承擔1項國家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項目(2007年立項)、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5、2007年立項)、1項四川省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2006年立項)等重要科研項目。 李紹才 電話 TEL:028-85410363 傳真 FAX:028—85411088 手機 PHO:13908019263 電子郵件 E-mail: lizist@vip.sina.com 研究方向:工程行為的生態影響評價與補償理論 研究公路、鐵路、礦山、水利水電等工程行為對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作用過程及規律,定量分析評價工程行 為在生態系統中的鑲嵌效應,建立工程行為生態影響核算指標體系與量化方法,構建工程行為生態影響評價指 標閾值等級體系,建立工程行為生態補償量、定價機制與標準,同時辨析工程背景下自然生態-社會-經濟之 間的制約與促進機制,構建生態環境可承載、經濟可行和社會可接受的生態補償模式。 -------------------------------------------------------------------------------- 植物群落生態位—構件競爭理論與應用 研究人工裸地植物(群落)過程的生態位分配與格局,探明群落內個體構件的適應性表達與響應機制,開發時 空模擬模型,構建植物(群落)生態位—構件競爭理論,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基于生態位—構件適應的植物群 落構建方法與原理,為人工裸地的植被恢復提供理論依據。 -------------------------------------------------------------------------------- 植被護坡工程原理、材料、設計、施工 以巖土陡邊坡適應性植被恢復與防護為目標,研究適應性種子植物(組合)在巖土陡邊坡的萌發--變化--穩定 的過程與規律,創新開發巖土陡邊坡適應性植被恢復與防護的一體化功能材料,建立以巖土陡邊坡適應性種子 植物篩選--組合--調控和一體化功能材料為基礎的植被護坡工程原理,開發巖土陡邊坡植被護坡工程設計、施 工與效應評價的方法和技術標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商業價值的巖土陡邊坡適應性植被恢復與防護技術 系統。 -------------------------------------------------------------------------------- 巖土生物力學理論與應用 以“巖土—根系”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巖土體--根系(形態、性狀)相互作用的過程與規律,探明根系、根 系--巖土復合體的力學行為特征與時空變化規律,開發根系-巖土復合體力學行為數值模擬計算模型,構建根系 錨固巖土體的工程原理與設計方法,為地表巖土體的生態化防治(護坡、泥石流、水土保持)提供理論依據與 支撐。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 縱向嶺谷區重大工程建設與區域生態系統變化交互作用(2003CB415104) 國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 根系錨固行為的生態適應性調控(2007CB416603) 國家科技(攻關)支撐計劃: 1、巖石創面生態護坡技術開發(2002BA901A40) 2、西部荒坡荒地植被快速恢復技術開發(2003BA901A30) 3、西部路域生態工程技術開發(2004BA901A27) 4、秸稈植生帶制造技術與產業化示范(2007BAD39B04) 國家重點新產品開發: TBS綠化基材(2003ED812001) 國家環保總局公益性項目: 生態型水能梯級開發的評價指標閾值構建與示范(200809086) 郭聰13568880620 職務: 任《獸類學報》、《農業現代化研究》和《四川動物》編委 研究內容: 從事動物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動物行為及有害嚙齒動物防治研究工作 -------------------------------------------------------------------------------- 從事科研項目: 為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講“生態學”、“動物學”、“生態工程”等課程 先后參加和主持了省級以上科技攻關項目 ------------------------------------------------------------------------------- 發表論文: 在國內外期刊發表研究論文60余篇 -------------------------------------------------------------------------------- 獲獎: 2項成果分獲湖南省和云南省科技進步3等獎 2項成果分獲中科院科技進步3等獎和2等獎 1項成果獲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 辜彬 (博士, 教授) 職務: 現兼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工程綠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研究內容: 目前從事生態恢復生態工程學、園林設計與工程和“3S”技術與生態環境等領域研究工作 -------------------------------------------------------------------------------- 從事科研項目: 為本科生主講《環境學》、《環境學實習》、《地學基礎》、《地學基礎實驗》、《地理信息系統》、為研究生主講《生態工程》、《園林生態學》等課程 冉江洪 (副教授/博士) 職務: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自然博物館副館長 四川省動物學會理事 《四川動物》雜志編 簡歷: 1990年四川大學動物學專業學士畢業 1993年獲四川大學動物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4年獲四川大學生態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3年-2005年在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 ------------------------------------------------------------------------------- 研究方向: 保護生物學,動物生態學 -------------------------------------------------------------------------------- 研究內容: 鳥類分類,鳥獸生態學研究,大熊貓野外研究,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等 -------------------------------------------------------------------------------- 從事科研項目: 一直從事野生動物的野外研究和保護工作,已主持或參加各項科研、調查及規劃項目40多個。如: 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陸生脊椎動物調查與評價(1996-1997);平武縣大熊貓種群及棲息地調查(1998);四川省人工林害鼠害防治研究(1993-1997);人為干擾對王朗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種群影響的研究( 2000 - 2002);四川省全國第三次大熊貓種群及棲息地調查(1999-2002);赤腹松鼠種群動態及防治策略研究(2000-2004); 涼山州濕地鳥類調查(2005-2006);GEF川西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2005-2007)等。四川省多個保護區的綜合科學考察,如九寨溝、黃龍、王朗、美姑大風頂、馬邊大風頂、若爾蓋濕地、白河、米亞羅、千佛山、九頂山等自然保護區。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