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決
求英語專業跨首師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經驗
懸賞分:0
求英語專業跨首師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經驗!。
相關院校: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熱點關注:2021考研輔導班上線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問者:沫之棉 - 2014/04/13 06:30
最佳答案
第一階段
參考書一: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日期
學習內容
知識點及命題趨勢
4月10日—4月13日
緒論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立場、理論品質以及社會理想。
3、一般不會考,但是都應該了解。
4月14日-4月17日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向。社會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實踐的本質含義、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系與發展。發展的實質發展與過程。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事物發展過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原理的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勸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利學思維方法。
3、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規律及其客觀性。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4.這幾年簡答題1都考了哲學基礎(哲學概念、功能和基本問題等)的題,因此還可能會涉及。
5.其他點都可能涉及。
4月18日-4月21日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休與中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認識的本質。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原則區別。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與謬誤的對立與統一。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實踐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價值及其特征。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3、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
4.一般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考,還有就是真理與價值的關系,怎么來檢驗真理等。
4月22日-4月24日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社會基本矛盾及蕎運動規律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統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理論意義。
生產力的含義和結構。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基礎的內涵。上層建筑的含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統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
社會形態的內涵。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2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階級的產生和本質。階級斗爭的含義和作用。階級分析方法。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革命對杜會發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質和作用。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
科學技術的含義?茖W技術革命的作用?茖W技術社會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F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人的本質。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間題的原則。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個人與社會歷史。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4.準確把握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用來分析現在的社會熱點。
5.結合主觀能動性知識點,和本節的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來分析關于人的發展、評價歷史人物。
4月24日-4月28日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氣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
所有制和所有權。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待點。剩余價值的含義。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剩余價值率。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超額剩余價值。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
資本積累的含義。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的本質。影響資本積累規模的因素。、資本有機構成。相對過剩人口。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產業資本實現循環運動的基本條件。資本周轉。影響資本周轉快慢的關鍵因素。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和形式。利潤和平均利潤。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內和對外職能。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實質。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步作用和局限性。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產生和確立,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4、對于一些易混概念的關系分析。如(生產價格和價值、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5、勞動二重性的運用、剩余價值規律。市場經濟、市場配置與宏觀調控。
4月29日—5月1日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_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生產集中與資本集中。壟斷的形成及本質。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后果。
2、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4、注意當代資本主義對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調整對我們現在社會公正和保障的啟示。
5月2日—5月4日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1、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局限性?茖W社會主義的創立。無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形式和發生。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2、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的原因。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社會主義的改革。
3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的條件和性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和組織原則。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革命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領導作用。改善黨的領導。
4、主要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比較。
5月5日—5月6日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2、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共產主義實現的長期性!皟蓚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3、很少涉及,但是注意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參考書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日期
學習內容
考點要求及命題趨勢
5月3日-5月5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百馬克思主叉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5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茖W發展觀的主要內容?茖W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6、掌握各個理論的概念。
5月6日-5月9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發展‘扣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4、黨的思想路線會經常出現,應該搞懂弄透。
5月10日-5月24日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主要經驗。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經驗。
4、這里每年基本上都會出一個題。
5月25日-6月2日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6月2日-6月6日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6月7日-6月9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6月10日-6月15日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的水平。
6月16日-6月20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選擇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5、這個章節要重點掌握,現在很多熱點跟其有關。
6月21日-6月30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鶎尤罕娮灾沃贫取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4、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個難點和熱點。
7月1日-7月3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鑒本內容。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亞。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純热荨
7月4日—7月7日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科學含義和重要意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3、這兩年都涉及到運用相關原理怎么促進和諧社會構建。
7月8日—7月9日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2、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臺灣問題的由來和實質。和平解放臺灣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原則。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昂推浇y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耙粐鴥芍啤睒嬒朐谙愀邸拈T的成功實踐。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必要。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對臺方針政策。
7月10日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7月15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2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建立鞏固的國防。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4、現在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出現,新的利益集團是熱點。
7月20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2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口
3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4、這兩年由于黨的公信力下降,腐敗機制的難以形成,估計會考。
注: 1、7-8月 要關注新出臺的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看與往年有無變動,變動往往就是出題的重點所在。
2、從現在開始至9月份至少看書三遍,能夠熟悉主要知識點。
第二階段:強化提高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1、學習目標:全面深入復習參考書目,正確理解知識點,初步形成該專業課的思維方式,能夠得心應手的運用知識說明社會實際問題。
2、學習任務:
(1)精讀兩門參考科目。
(2)基本上能夠形成整體的知識點體系。
(3)不僅掌握參考書的知識點,而且能夠吸取相關知識。
(4)擴展知識面所需書籍。
(5)綜合練習,考查自己的學習效果。
(6)要求理解性的記憶。
3、詳細備考方案:
(1)階段目標:對指定參考書進行深入復習,加強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建立整體框架結構。
分清、整理、掌握重難點,完成參考書配有的習題訓練。做歷年真題,弄清考試形式、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整理真題答案。
(2)注意事項
① 將參考書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記憶,書中的例題要做一遍。
②課后習題尤其是指定習題要完成,要規范地寫出答案。
③把書上可能考到的名詞解釋、問答、論述等文字性的題目都整理在筆記本上。
④將全書的重點歸納成一系列的知識點,一定要有系統性。這樣做的好處是加深印象,并且對知識有更加系統的理解。
(3)參考書深入復習計劃
①新大綱復習計劃:新大綱一般在9月中旬出臺,具體復習會根據今年新大綱,編寫重難點知識講義,請一定要根據基礎階段的復習安排把參考書的知識點進行逐一突破。
②歷年真題學習計劃:
時間階段
復習
資料
周次
建議學習時間
學習內容
備注
10月1日
—11月30日
共9周
歷年真題
第1周
3-5小時/套題
做2007年真題
本次瀏覽真題,不一定都要會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題屬于書中的哪一章、哪個知識點。通過做真題要了解考試形式、考試重點、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
第2周
3小時/套題
做08、09年真題
第3周
3小時/套題
做2010、2011年真題
...
第9周
3-5小時/套題
整理真題答案
整理所有真題的答案。真題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過程中,每道真題,尤其是比較復雜的計算/分析題目不能少于三遍。
③配套習題集鞏固計劃:強化階段一定要多做習題并進行思考,把習題考查的知識點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形成答題的思路和總結出答題的規律。
注:9-10月 研究生開始網上報名,謹慎填報志愿,牢記自己的報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試報名確認工作開始,考生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確認,繳費并照相。
第三階段:沖刺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學習目標:掌握專業思維,能夠比較順利地運用相關原理解析某一問題。
2、學習任務:不斷溫習參考書,結合真題。
3、詳細備考方案
(1)階段目標 總結所有重點知識點,包括重點概念、理論和模型等,查漏補缺,回歸教材。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分析真題的出題思路,做專業課模擬試題。
(2)具體復習安排:參考書回歸;歷年真題回歸;專業課比較回歸;模擬考場測試。四管齊下,把前面復習的知識點逐一消化和提升。
時間階段
復習
資料
周次
建議學習時間
學習內容
備注
12月1日
—1月7日
共5周
指定參考書、歷年真題、專業課筆記、模擬題等
第1-3周
10小時
分析真題的出題思路,預測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內容和出題思路
注意是預測,而不是押題,不能留死角。有時間的話,應當在保證重點的前提下,兼顧零散知識點。
15-20小時
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
記憶性的重點和真題答案可以背誦下來,這樣能夠讓學員融會貫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時
全真模擬,強化考點意識
1.要注意培養考點意識,學會用標準的答題方法解答相關問題,多做模擬試卷,進一步歸類整理總結。
2.多做一些模擬練習是必要的,可以讓自己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對以前沒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識點拾遺補缺
第4周
12-15小時
查漏補缺,看看哪些章節還沒掌握好,再仔細復習一下。
1.將散落在各個題目中的知識點串成串,連成片,直至復原成完整的意象。
2.對照大綱,看看自己的知識點是否理解到位、準確。
第5周
6-10小時
全面回顧,回憶知識點、易考題目及答案,準備應考。
有個別重難點實在不好記,可以先標記一下,考前一兩天,甚至考前一兩個小時再看,但這種題目不宜超過3-5個。
參考書一: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日期
學習內容
知識點及命題趨勢
4月10日—4月13日
緒論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立場、理論品質以及社會理想。
3、一般不會考,但是都應該了解。
4月14日-4月17日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向。社會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實踐的本質含義、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系與發展。發展的實質發展與過程。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事物發展過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原理的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勸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利學思維方法。
3、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規律及其客觀性。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4.這幾年簡答題1都考了哲學基礎(哲學概念、功能和基本問題等)的題,因此還可能會涉及。
5.其他點都可能涉及。
4月18日-4月21日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休與中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認識的本質。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原則區別。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與謬誤的對立與統一。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實踐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價值及其特征。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3、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
4.一般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考,還有就是真理與價值的關系,怎么來檢驗真理等。
4月22日-4月24日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社會基本矛盾及蕎運動規律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統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理論意義。
生產力的含義和結構。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基礎的內涵。上層建筑的含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統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
社會形態的內涵。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2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階級的產生和本質。階級斗爭的含義和作用。階級分析方法。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革命對杜會發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質和作用。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
科學技術的含義?茖W技術革命的作用?茖W技術社會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F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人的本質。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間題的原則。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個人與社會歷史。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4.準確把握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用來分析現在的社會熱點。
5.結合主觀能動性知識點,和本節的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來分析關于人的發展、評價歷史人物。
4月24日-4月28日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氣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
所有制和所有權。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待點。剩余價值的含義。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剩余價值率。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超額剩余價值。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
資本積累的含義。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的本質。影響資本積累規模的因素。、資本有機構成。相對過剩人口。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產業資本實現循環運動的基本條件。資本周轉。影響資本周轉快慢的關鍵因素。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和形式。利潤和平均利潤。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內和對外職能。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實質。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步作用和局限性。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產生和確立,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4、對于一些易混概念的關系分析。如(生產價格和價值、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5、勞動二重性的運用、剩余價值規律。市場經濟、市場配置與宏觀調控。
4月29日—5月1日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_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生產集中與資本集中。壟斷的形成及本質。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后果。
2、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4、注意當代資本主義對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調整對我們現在社會公正和保障的啟示。
5月2日—5月4日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1、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局限性?茖W社會主義的創立。無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形式和發生。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2、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的原因。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社會主義的改革。
3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的條件和性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和組織原則。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革命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領導作用。改善黨的領導。
4、主要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比較。
5月5日—5月6日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2、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共產主義實現的長期性!皟蓚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3、很少涉及,但是注意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參考書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日期
學習內容
考點要求及命題趨勢
5月3日-5月5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百馬克思主叉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5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茖W發展觀的主要內容?茖W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6、掌握各個理論的概念。
5月6日-5月9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發展‘扣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4、黨的思想路線會經常出現,應該搞懂弄透。
5月10日-5月24日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主要經驗。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經驗。
4、這里每年基本上都會出一個題。
5月25日-6月2日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6月2日-6月6日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6月7日-6月9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6月10日-6月15日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的水平。
6月16日-6月20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選擇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5、這個章節要重點掌握,現在很多熱點跟其有關。
6月21日-6月30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鶎尤罕娮灾沃贫取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4、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個難點和熱點。
7月1日-7月3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鑒本內容。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亞。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純热荨
7月4日—7月7日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科學含義和重要意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3、這兩年都涉及到運用相關原理怎么促進和諧社會構建。
7月8日—7月9日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2、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臺灣問題的由來和實質。和平解放臺灣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原則。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昂推浇y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耙粐鴥芍啤睒嬒朐谙愀邸拈T的成功實踐。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必要。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對臺方針政策。
7月10日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7月15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2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建立鞏固的國防。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4、現在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出現,新的利益集團是熱點。
7月20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2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口
3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4、這兩年由于黨的公信力下降,腐敗機制的難以形成,估計會考。
注: 1、7-8月 要關注新出臺的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看與往年有無變動,變動往往就是出題的重點所在。
2、從現在開始至9月份至少看書三遍,能夠熟悉主要知識點。
第二階段:強化提高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1、學習目標:全面深入復習參考書目,正確理解知識點,初步形成該專業課的思維方式,能夠得心應手的運用知識說明社會實際問題。
2、學習任務:
(1)精讀兩門參考科目。
(2)基本上能夠形成整體的知識點體系。
(3)不僅掌握參考書的知識點,而且能夠吸取相關知識。
(4)擴展知識面所需書籍。
(5)綜合練習,考查自己的學習效果。
(6)要求理解性的記憶。
3、詳細備考方案:
(1)階段目標:對指定參考書進行深入復習,加強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建立整體框架結構。
分清、整理、掌握重難點,完成參考書配有的習題訓練。做歷年真題,弄清考試形式、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整理真題答案。
(2)注意事項
① 將參考書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記憶,書中的例題要做一遍。
②課后習題尤其是指定習題要完成,要規范地寫出答案。
③把書上可能考到的名詞解釋、問答、論述等文字性的題目都整理在筆記本上。
④將全書的重點歸納成一系列的知識點,一定要有系統性。這樣做的好處是加深印象,并且對知識有更加系統的理解。
(3)參考書深入復習計劃
①新大綱復習計劃:新大綱一般在9月中旬出臺,具體復習會根據今年新大綱,編寫重難點知識講義,請一定要根據基礎階段的復習安排把參考書的知識點進行逐一突破。
②歷年真題學習計劃:
時間階段
復習
資料
周次
建議學習時間
學習內容
備注
10月1日
—11月30日
共9周
歷年真題
第1周
3-5小時/套題
做2007年真題
本次瀏覽真題,不一定都要會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題屬于書中的哪一章、哪個知識點。通過做真題要了解考試形式、考試重點、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
第2周
3小時/套題
做08、09年真題
第3周
3小時/套題
做2010、2011年真題
...
第9周
3-5小時/套題
整理真題答案
整理所有真題的答案。真題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過程中,每道真題,尤其是比較復雜的計算/分析題目不能少于三遍。
③配套習題集鞏固計劃:強化階段一定要多做習題并進行思考,把習題考查的知識點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形成答題的思路和總結出答題的規律。
注:9-10月 研究生開始網上報名,謹慎填報志愿,牢記自己的報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試報名確認工作開始,考生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確認,繳費并照相。
第三階段:沖刺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學習目標:掌握專業思維,能夠比較順利地運用相關原理解析某一問題。
2、學習任務:不斷溫習參考書,結合真題。
3、詳細備考方案
(1)階段目標 總結所有重點知識點,包括重點概念、理論和模型等,查漏補缺,回歸教材。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分析真題的出題思路,做專業課模擬試題。
(2)具體復習安排:參考書回歸;歷年真題回歸;專業課比較回歸;模擬考場測試。四管齊下,把前面復習的知識點逐一消化和提升。
時間階段
復習
資料
周次
建議學習時間
學習內容
備注
12月1日
—1月7日
共5周
指定參考書、歷年真題、專業課筆記、模擬題等
第1-3周
10小時
分析真題的出題思路,預測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內容和出題思路
注意是預測,而不是押題,不能留死角。有時間的話,應當在保證重點的前提下,兼顧零散知識點。
15-20小時
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
記憶性的重點和真題答案可以背誦下來,這樣能夠讓學員融會貫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時
全真模擬,強化考點意識
1.要注意培養考點意識,學會用標準的答題方法解答相關問題,多做模擬試卷,進一步歸類整理總結。
2.多做一些模擬練習是必要的,可以讓自己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對以前沒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識點拾遺補缺
第4周
12-15小時
查漏補缺,看看哪些章節還沒掌握好,再仔細復習一下。
1.將散落在各個題目中的知識點串成串,連成片,直至復原成完整的意象。
2.對照大綱,看看自己的知識點是否理解到位、準確。
第5周
6-10小時
全面回顧,回憶知識點、易考題目及答案,準備應考。
有個別重難點實在不好記,可以先標記一下,考前一兩天,甚至考前一兩個小時再看,但這種題目不宜超過3-5個。